1. js6666

      1. 作物营养知识
        解开苹果大小年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方案
        发布时间:2014-12-09 10:08:29  点击次数:

        提起大小年,果农们既恨之又无奈。孰不知造成此问题的原因除大自然的客观因素外 ,主要的责任在人。如何解决大小年,这里抛砖引玉,与大家一起来探讨。

          一 、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大小年现象:

        1、海拔高低。一般而言,海拔高者易成花结果,一般管理很少有大小年,过度留果易引起大小年 ,属人为之。海拔低者果树难成花、难坐果,果实不多 ,易长大,易成大小年。

        2、品种内因势力。品种易生枝 、不易生条的,枝势壮而匀,条势易壮而匀,叶片厚功能强,不易产生大小年,如中早熟品种、短枝型矮化砧木。有些品种易生条,不易生枝,所生枝条大多虚旺 ,枝势强弱不匀,叶片功能差 ,易产生大小年。

        3 、恶劣气候 。6月上旬春梢停长期连续阴雨,经常不见光或连续干旱无水利条件易生大小年 。盛花前后发生春寒,花被冻坏几乎绝产,第二年可为大年。一般情况下,寒气重易冻低洼地、背阴坡地 ,阳面冻轻,较少大小年 。

          自然之形成大小年虽与人为无关 ,但可以避免。如品种选择 ,一般果农在低海拔尽量不要定植乔砧红富士,栽树时应考虑到方向、高低等。适者生存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的 。

          二 、人为制造的大小年现象:

        1、无光照。这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普遍存在的大问题。由于原来定植的密度和所建造的树形不符 ,空间小 ,树体大,全园枝量已够,可是大面积下部无光,近70%叶片无法合成光合产物而无力成花。只有上部部分光照好的能成花结果,如果留果多一点 ,第二年全树绝产。这比大小年还严重。有些果农一时心急,一次性去掉下部大主枝,上下根尖突然不平衡,引起上面势力加大 ,冒条严重 ,3年不能成花结果 。科学的方法是逐年去除上部挡光大枝轴 ,引光入内膛及下部,使内膛及下部叶片恢复生机 ,将结果部位逐渐引到内部,下部增大结果量,疏果就有选择余地,然后把树冠逐年变小到适当部位,大小年的问题就可解决了。

        2 、花前花后浇大水 。传统理论的“三肥五水”中的萌芽肥、花前水 、花后水 ,在当时每亩只有8~12棵树的情况下,是有道理的,但现在过时了 。过去一棵树要结近千斤果 ,消耗量可想而知,而今天一棵树不足百斤,水肥的消耗是过去的1/10 。通过大面积试验,花前花后浇水多的果园,果台副梢一般都很长,有的接近一米,第二年基本无果,所以在春梢停长期的6月上旬一定要控水,即使浇水也一定是小水。

        3、环剥 。80年代山东流传一句话 ,“地下氮磷钾 、树上刻剥拉”,这句话至今让众多果农念念不忘。这句话,对幼旺乔砧红富士的早产  、丰产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,功不可没 。但是把它作为一个终生的管理手法,是不合适的。

            除极少数果园外,大面积树势严重衰弱,需要立即停止环剥或锯割,加强生物菌肥 、中微肥 、优质氨基酸的投资,减少大化肥尤其是氮肥的投入,尽快强壮并稳定树势。多增加树上控冠措施,增强顶芽及侧枝的质量,恢复自然成花条件,逐渐消除大小年 。

           4 、盲目修剪 。盲目短截、盲目回缩 、盲目疏枝条等都易造成大小年 。盲目短截指的是用短截手法来建造树冠,后果有二:每年重复生新条,推迟成花结果 ,加快密闭发生;二是短截建造枝组以强换弱 ,浪费营养,推迟成花结果。

        盲目回缩在60~70年代可能不算盲目,而放到现在就是盲目了。这里再强调一次,一串花枝条如果按需留果,这个枝条第二年还有果 ,如果在壮花处剪掉 ,就易在所坐果台上生长1~2个长枝条,第二年绝对无果。再是结过果的枝轴 ,大多较弱 ,过去有一句话“疏强、回弱、缓中庸” ,这是建造特大树冠用的法,现在不能用了。日本果树专家永田正夫在86年说了一句很耐人回味的话,“结过果的小枝,那是苦干挣钱的枝,是绝对不能回缩的”。疏枝条那就更不用说了,除局部过多的去掉,一般背上的直立枝条是不能随便去掉的。生长季节转枝,顶端摘心去叶 ,氨基酸按要求使用,当年就能成花或第二年成花。如果去掉 ,再生枝条,再去再生 ,轮换浪费树体营养 ,是毫无意义的 。

        造成大小年的矛盾有大有小、有远有近 ,有主有次,有急有缓 ,它不是独立存在的,牵一线而动全身,解决起来也要全面考虑 。除自然影响外,真正的原因一个就是在正常结果下,大量顶芽再成花的有机营养的不足与有余问题。所以形成大量优质顶芽、充足的阳光,适当的树上地下营养补充,叶片的保护,留果的适量等,都是广大果农应该注意的。

         
        1. XML地图